欢迎来到合肥市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合肥市保险行业协会

内页banner

质量提升回归本源 保险助力服务经济 ——安徽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20-06-30 浏览次数:1507 信息来源:中荷人寿 王庭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标定了新方位、提出了新要求。作为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保险业新时代金融产业的“支柱力量”,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方面,拥有着庞大的体量和发展动能,兼备稳定金融环境和助推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在事实上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之一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保险业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对比起步较晚,近几年国内政策对保险业扶持及外置对市场前景看好,保险业已进入推进发展阶段。随着生活提高以及国民风险意识加强,国民开始重视对家庭及自身风险保障。人身险保费占比从2013年开始持续增长,针对近几年人身保险公司业务中心从低价值转向高价值保障型业务,着力优化业务结构,行业原保险费收入增长加快,截止2018年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增长至82%。

  

质量提升回归本源  保险助力服务经济 ——安徽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2011-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情况占比分析

 

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的条件一是拥有持续增长的客户,二是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体验,三是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近年来,安徽保险业面对高质量发展形势与行业转型阶段的双重机遇,紧扣发展主题,切实将高质量内核融入自身发展规划中,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拓展保险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风险管控能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安徽保险市场一直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首先体现在推进普惠金融和服务民生

保险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回归保险初心,回归保障本源,发挥好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民生经济。2020年疫情期间,安徽保险业拓展保险保障功能,紧密结合“行业规范建设深化年”工作要求,积极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服务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


1.拓展保险功能,有效助力经济发展


1)支持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学。一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疫情期间,向抗疫一线(含医护、援鄂、交警、社区)等相关人员捐赠保险。二是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扩展存量保单保险责任,扩展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保险责任。三是助力学校复学复课。为支持学生返校复学,减缓疫情期间学校对学生返校的风险顾虑,各保险公司对学生平安保险(以下简称“学平险”)的理赔责任范围作出调整,将新冠肺炎纳入保险责任范围。


2)主动优化服务,护航安徽经济。一是开通绿色理赔通道,优先处理。启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提供快速理赔服务,本次疫情中出险的客户理赔申请优先处理。简化索赔手续,如有需要将提供上门服务,保证客户第一时间领到理赔款项。二是缓解资金困难。疫情期间,保险业延期收取保费。三是便捷投保流程。满足24小时业务办理需求,完成线上投保工作。


3)创新管理功能,参与社会治理。寿险公司发挥乡镇网点优势,结合保险科技的应用,大幅降低了保险产品触达客户的门槛。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开展农村小额保险等扶贫保险业务,深入服务“三农”。基于互联网架构的产品平台让险种组合更加灵活,便捷的投保流程和支付方式,极大方便了广大农民购买保险产品,通过科技将保险保障普及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增强了整个社会风险的保障能力。


寿险公司依托专业和规模优势,积极参与医疗经办业务,运用保险科技为百姓提供便捷的理赔服务。广泛承保大病保险业务,并提供丰富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一体化管理的思路,推出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商业保险”三险一体化直付理赔服务,切实将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转化为多层次保障合力。


2.助力精准扶贫,践行社会责任


高质量发展不仅强调发展大局,更要明确自身定位,肩负起社会担当,这必然要求保险业在发展的同时,要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重要使命,力争从自身出发、从保险层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2016年以来,安徽保险业在扶贫开发办公室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原中国保监会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精神,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准则,践行责任担当,立足主业、发挥优势,积极响应精准扶贫政策要求,通过定点帮扶等多种途径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守住贫困人群的生活、生产风险底线。保险业常态化组织内部宣讲和介绍定点扶贫工作,努力营造“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二)高质量发展,重点体现在提升客户体验、创造价值。


客户是一切商业逻辑的起点,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客户满意为目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品质服务,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维护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的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行为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行为场景逐步从线下往线上迁移,保险业只有通过科技赋能,才能突破传统的客户交互限制,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线上线下融合的极致体验。


安徽保险业通过科技强化高质量服务供给,加强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为客户打造“更通畅、更快捷、更智慧、更贴心”的服务体验。应用大数据、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不断提高保险服务的在线办理率和自动化处理率,打造线上智能客服机器人,让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丰富便捷的线上服务。例如客户在APP上操作可进行保单借款,资金秒到账,为客户灵活使用资金带来了极大便利。例如养老金满期领取业务,老人家在家里通过人脸识别即可领取,让广大老年人感受到贴心的服务体验。


保险代理人作为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桥梁,代理人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决定了客户的满意度。为快速提升代理人专业素养、服务客户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寿险公司不断优化销售流程、提高销售效率,通过智能化精准营销帮助销售人员分析客户保障情况,推荐合适的产品;应用文字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移动化出单,并支持跨区域、非现场销售模式,解决了业务痛点,提升了客户的购买体验。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安徽省保险从业人员诚信管理,倡导守法经营、诚信服务的行业文化,促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安徽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了《安徽省保险从业人员诚信记录管理自律公约(人身险公司版)》。安徽保险业切实落实好自律公约的各项要求,自上而下组织学习自律公约,开展自律公约的宣导和《安徽省保险从业人员诚信承诺书》的签署工作,将深入推进“行业自律公约”建设工作作为工作主线,增强全员合规经营、规范操作的自觉性。


(三)高质量发展,关键体现在全面强化风控、守住风险底线


保险业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保险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从风险管理的本源出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建设立体化、智能化风控体系,在各个环节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及时排查和消除风险隐患,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稳定。


自《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安徽保险业各家公司积极响应监管部门的系列工作部署要求,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改善合规管理工作:在公司设置了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并配置了相应的合规人员。通过现场培训、易企秀、微课堂、监管系列文件书籍、合规小贴士学习等形式给全员推行“植入式”培训宣导,让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自律规则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具备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资质和经验。制度框架的逐步完善和从严监管,使得保险市场竞争环境更加规范、公平和透明。


寿险公司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核保、理赔环节识别风险的效率和精准度,提升业务运营阶段的风险管控能力。在核保环节,应用智能核保模型快速识别标准体用户和风险用户,提高核保效率;应用智能问卷实现差异化信息告知,并对接第三方数据,精准识别风险,有效控制了业务承保风险,把好风险防控第一道关口。在理赔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重疾险反欺诈模型,在重疾险赔案立案时,系统迅速完成欺诈风险评估,一秒内在理赔平台、调查系统显示欺诈风险值和作业提示,指导运营人员关注高风险案件,该模型上线以来赔案调查率下降了25%,有效解决了理赔反欺诈调查成本高、调查精度低的问题,有效控制了理赔欺诈风险。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智能反洗钱系统,利用科技赋能解决了反洗钱工作发现难、查证难的痛点,实现了风险信息和案件线索的早监测、早发现、早处置。我们应用机器学习技术,结合每天的海量交易与历史行为轨迹,提升反洗钱可疑交易智能识别能力,精准、及时甄别出高风险洗钱行为,提升反洗钱识别的效率与准确率。应用知识图谱技术,将业务数据以图谱数据形式重新治理、组织与聚合,用于反洗钱可疑交易的证据查验与分析,业务人员可以对反洗钱实体的所有历史行为进行图形化关联,挖掘分散、隐藏的洗钱行为,快速聚焦重点可疑,形成详实的证据支持,这改变了反洗钱业务的查证方式,显著提升了反洗钱工作效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保险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找准需求、深耕细作,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体现保险业的责任和担当。所以要增强保险业支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性仍需提高。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发展不平衡,保险机构相对被动地接受政策和项目,主动研究、对接实体经济发展深层次保障需求的内生动力不足。


(二)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仍需提高。信息不对称与行业资源配置结构性矛盾并存,资源集聚的传统产品风险覆盖面、渗透率不足,资源相对匮乏的新产品与产业体系成长、创新集群转换的匹配度不高。


(三)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效性仍需提高。制度机制不健全和人才实力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量化评价体系不健全,熟悉产业、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的人才储备不足,特色项目需进一步做深、做久、做实。


三.意见和建议


(一)激发内生动能,发挥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保障功能。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主动研究、对接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环节,建立完善需求信息反馈、产品研发、效果评估联动的工作机制。完善以农业、大病保险为核心的保险扶贫保障体系,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立法保障的责任保险发展模式,提升保险服务经济动能转换的深度和力度。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推动税优健康、税延养老等保险推广扩面,建立与基本医疗保障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体系。


(二)抓好创新赋能,拓展保险业在服务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抓住科技创新机遇,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做好人才储备,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一带一路”、“双创”等,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降杠杆和市场化债转股。创新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形式,深化科技保险、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发展,创新再保险和巨灾保险业务模式,支持发展文化保险、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等新型保险业务。


(三)筑牢风险防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着力消除风险隐患,坚决整治干扰市场秩序的行为,采取果断措施处置当前风险,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预防、抑制长远的隐患。加强保险风险管理,健全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制度,提高保险保障的功能,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向保险领域传导,关注金融业务相互交叉嵌套带来的风险外溢效应。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只有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才能更好地发挥保险风险保障功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稳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社会的繁荣稳定更有保障,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巢湖支公司 

               王庭彦 

         2020年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