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市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合肥市保险行业协会

内页banner

【金融宣教】暑期谨防电信诈骗安全小贴士

发表时间:2022-09-05 浏览次数:1013

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百出,防不胜防,面对五花八门的骗局,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了解骗子的套路。


学生篇


当前涉及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主要类型有:


1.骗子会利用QQ、微信群红包返利诈骗,组建QQ群(微信群),并把群设置禁聊,通过群内发送“红包返利规则”,然后以虚假成功返利截图为诱饵,吸引受害者添加好友,实施诈骗。


2.买卖游戏账号、游戏币、游戏装备被骗。有些犯罪嫌疑人在游戏聊天界面、QQ群、微信群中发布低价销售游戏币、游戏账号或游戏装备等虚假信息,加为好友后,以换绑手机号/QQ号需要押金、充值金额不足、不能自动发货、解冻冻结资金为由诱骗玩家转账至指定账号,骗取钱财后迅速失联。或网上交易游戏装备时被犯罪嫌疑人以未成年人不能买卖,需要提供父母的银行卡、微信信息为由,盗刷父母微信和银行卡余额。


3.也有学生微信号、QQ号被盗号后,被犯罪嫌疑人冒充学生本人向学生的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得病等为由,要学生亲戚、朋友转钱。


4.参与贩卖自己实名认证的微信号、微信公众号、QQ号、二手物品交易网站账号谋利,而这些出卖的微信号、账号被收购后,多用于网络赌博、电信网络诈骗。学生本人也会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记入违法犯罪嫌疑人库和个人征信平台影响考学、征兵、考公务员等具有特定职业要求的政审,进而影响个人前途。


5.网络兼职成为新一代年轻人新热点,参与网络兼职刷单被骗日益严重。特别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为了不增加父母负担,想以网络兼职刷单的形式补贴上学开销反倒被骗。大量学生加入各种微信群,散发传播不明来源的刷单广告信息也是违法行为。今年,刷单案件持续不断,发案量位居高位。


6.还有不法分子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以购物退货退款等为由,进行诈骗。


7.有的学生没有安全意识,在玩游戏时,以学生家长群二维码来换取游戏装备。骗子扫二维码潜入家长群冒充班主任实施诈骗。


家长篇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等方式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从全国形势看,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已经接近案件警情的50%,电信网络诈骗就在我们身边,危及我们的财产安全,其中很多是学生及家长被骗。为了您的财产安全,我们要认真了解骗子们是如何进行诈骗的。


1.诈骗分子盗取或冒充教师QQ,进入学生家长群,以“加强卫生防控费”“疫苗接种费”“课后辅导书费”“专家高层次培训”“精英辅导”等为由,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发红包、微信转账或转账汇款至骗子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诈骗。


2.虚构子女、熟人出事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或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


3.骗子抓住家长对报班的高涨热情,冒充孩子和老师,谎称学校开设了相应的培训班,通过微信、QQ、短信等发来交培训费消息,家长为了孩子学习,不惜重金报班,全力支持,容易掉进骗子的陷阱。


4.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通过手机短信,称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某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5.中奖诈骗:称其手机号在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然后告知其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如何防止诈骗


除了上述诈骗手段之外,骗子还有许许多多的诈骗手段,那我们家长朋友要如何防止诈骗呢?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加强保密意识,尽量不要在微信、QQ等网络工具上存储亲友的真实信息和相关图片资料,谨防被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木马等手段盗取相关资料实施诈骗;

3.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更不向他人提供收到的验证码;

4.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5.发现虚假网页、网络信息、不明二维码,务必做到:不轻信盲从、不理睬回复、不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