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天气阴,新华保险的志愿者们早早的来到了位于闹市小巷中的“爱心小屋”,这家位于省儿童医院后的小屋,全名叫做“口罩天使中途宿舍”。口罩在生活中只是一件普通的物品,在这里,“口罩天使”却是代表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是以身患白血病为主的一群癌症儿童,是勇敢的抗癌小战士!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要戴上厚厚的口罩,常年累月与病魔做斗争。因为生病,家与医院间的来回奔波组成了他们的童年;因为生病,白大褂和口罩成了最常见的景色;因为生病,他们渐渐习惯了刺鼻的消毒水味道;因为生病,承受了骨穿与化疗的折磨。
图.捐款捐物行动
在进行简单的物资捐赠仪式后,志愿者们跟随接待的讲解员走进了这间“中途宿舍”。在现场,我们看到很多小朋友跟随家长来参与献爱心活动,这是宝贵的实践经验,他们也看到了相同年纪的其他小朋友因为生病,缺失了很多无法拥有的童年回忆。
视野转向讲解员,在众人眼前的是一间间宿舍,入口处是一堵墙,有着儿童彩绘的“月捐墙”,装饰品上有很多陌生小朋友的名字,他们是“中途宿舍”月捐计划的组成人。“守护天使”月捐计划是“中途宿舍”接受社会爱心的一种渠道,其善款会用于“中途宿舍”的运营、发展及行政管理。
图.月捐墙
往里走,便是一间间宿舍。因为是上午,很多患儿家庭早早就去旁边的儿童医院检查治疗,所以这里显得比较清静,得此原因,我们便也能仔细看看这个地方。因为生病抵抗力差的原因,没有戴口罩的人员是不便进入孩子们的房间的,穿过人群,透过门缝,我们看见了一个小小的、纤瘦的背影,他坐在床上,穿着白衣服,背对着我们,低着头,像是在玩什么玩具亦或是在看书。因为生病,房门就成了一道无形的枷锁,尽管它是虚掩着,不是锁着的,但也不能自由的进出。
图.留言墙
当然,生活不是只有悲观主义。一路参观过来,我们不只是看到一间间宿舍,还有小朋友阅读休闲的活动室、共享药柜、家长自行排班整理的卫生公示栏、志愿者风采墙、儿童就餐注意事项和膳食结构公示、游乐场、食堂,最重要的还有留言墙和毕业墙。前者是多是同龄孩子来看望,并留下对这群“口罩天使”鼓励的留言,是精神鼓励;后者是从这结束治疗,回归正常生活的小朋友的照片留影,是希望。这些无不体现着患儿家庭对健康的渴望和社会爱心的接续。
图.志愿者风采墙
对于治疗期和前来复查的白血病患儿家庭来说,异地就医住宿与吃饭成了最大的困扰。这家筹建于2016年的“口罩天使中途宿舍”公益小屋,建立之初就是旨在为异地就医患儿家庭提供免费住宿,解决家长吃住困扰,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孩子的治疗中。这里免费提供干净又卫生的公共食堂、面食坊、调味品和用具,家长们只需要买菜,就可以为孩子烹饪可口的饭菜。这里的孩子们相互支持,这里的家庭相互慰藉,在漫长的求医途中,有个温暖的“家”。
因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2022年“口罩天使中途宿舍”搬了新家,现在我们看到的地方有900多平方,28间房间,去除必要的公共功能区后,尽可能优化空间,改造出更多的居住房间。“中途宿舍”搬新家后,我们也是第一次来,感受也不一样。这里房间变多了,环境也变好了,爱心队伍越来越壮大,物资和善款也多了起来,不必像建立初期那样每家可以免费入住3个月,复查期免费入住一周了,现在患儿家庭整个治疗期都可以住在“口罩天使中途宿舍”。
截止目前,“口罩天使中途宿舍”接待了600多户家庭(不重复统计),数字的背后是贡献者得力量,是爱心的汇聚,这里也是600多户家庭的希望的中转站。在参观完“中途宿舍”后,新华保险的志愿者们也自发的进行了爱心款项捐赠,由随行的小朋友将善款放进募捐箱,为同龄的病患儿童提供帮助。
我们也呼吁社会关注这条牧童路上小小的爱心“中途宿舍”。(文/张平)